从深圳文和友“爆火”思考:未来餐饮行业“新场景消费”
作者:大相国际 日期:2021-04-28 16:28:36
4月1日晚8点,深圳文和友的纪录片在B站发布。4月2日,深圳文和友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面积约2万平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文和友大楼”。网红饮品店“茶颜悦色”快闪店也同步开业,首次亮相深圳。
当日中午温度飙升至 30 ℃,在现场看到,多位工作人员用高音喇叭维持着现场秩序,队伍"长龙"自入口沿道路延绵数公里,烈日丝毫没有影响人们消费的热情。深圳文和友运营人员告诉深晚记者,4 月 2 日下午深圳文和友线上排号峰值突破了 5 万大关。
文和友为啥这么火?
一、文和友的品牌
文和友的品牌基因是:人文,艺术,创意,文和友的品牌内核,本质上是一家文创品牌,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的超级文和友,是一家市井生活的博物馆,小吃和菜品只是消费者在逛博物馆的时候,链接消费者体验和情感的一个载体。细心留意会发现超级文和友里面所有的视觉表达基本都是围绕市井文化。
二,文和友的商业模式
文和友的商业模式要一分为二来看:
第一,文和友公司主体的商业模式类似于迪士尼的商业模式。通过生产文化内容来获取流量,赚全产业链架构的钱。包括超级文和友的直营利润,各类子品牌加盟费,供应链利润,文创周边的利润,线上商城的利润。
第二,超级文和友是一种店中店复合经营的商业模式,类似于台湾的诚品书店。自己卖书,把咖啡厅,影院,文创,画廊展览,餐饮等租给别人。通过文创内容吸引流量,最后达到即赚消费者的钱,还赚物业租金的钱。甚至是直接买地做旺人流后,引发周边的房价上涨,然后和房地产公司一起分地产增值的钱,文和友的商业模式,其实有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文和友的战略
文和友的战略,可以比喻为:“烤红薯战略”。
超级文和友是一个火炉、文化是往这个火炉里加的炭、子品牌和文创就是火炉边上的红薯
简单概括,就是以80年代的市井文化场景为主题,以两万平的超级文和友旗舰店为框架主体。(火炉)
通过自建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馆,文和友文化艺术馆等,以及不断整合一批又一批的区域内外艺术家、文化社团、文化从业者等。达到通过输出文化内容,来引发传播,从而提升品牌势能。(碳)
再围绕这口烧红的炉,衍生各种周边文创作品,文和友线上商城、文和友香肠、文和友油炸社、文和友臭豆腐、妈妈茶和六点左右等小吃子品牌。(红薯)
为什么文和友的创始团队反复强调:“我们不是餐饮公司,而是文化公司。我们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任何一个餐饮企业,我们的愿景是做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
因为,周边的红薯能不能烤熟,取决于炉旺不旺,炉旺不旺取决于炭加的够不够多(文化)。只要炭多炭好,把红薯烤熟,就是信手拈来的事。
四,文和友的场景和文化
场景和文化确实是文和友击穿消费者阈值的关键要素。
· 文和友的场景能爆,主要有四个关键词:80年代的市井文化;反常规;冲突;单一要素最大化。
鹏城老字号入驻打造"本地化文和友"
"年代感"是深圳文和友最直观的印象。深圳文和友一直对外强调它不是一个美食城,而是城市美食与文化的公共空间。
4 月 1 日深圳店开业发布会上,文和友宣布启动"城市文和友"战略,将长沙和广州的"超级文和友"分别更名升级为"长沙文和友""广州文和友"。文和友方面称,去掉"超级"二字,是为了成为与城市同生共荣的公共空间。换言之,弱化文和友的品牌属性转而强调当地市井文化,成为三地文和友崭新的发展思路。
这种战略定位从深圳文和友的入驻品牌上便可见一斑。文和友宣称引入了 60 余家深圳老字号,"老店 + 本土故事"成为其着力挖掘的重要文化营销点。甚至为了契合深圳城市的饮食文化习惯,深圳文和友放弃了久经市场考验的小龙虾,卖起了极具深圳特色的"深笙蚝"。据悉,这是深圳文和友收集了 5 万份问卷后才敲定的选择。
此外,文和友方面还特意引入了传承五代的本土企业"沙井新蚝门"。此外,这里还有"豪车追逐"的"走鬼档"小罗臭豆腐、深圳乳鸽老字号"光明招待所"、三十多年坚持手工制作的传统客家糕点品牌邓家传文糕点、盐田路人皆知的肠粉店等深圳老字号店铺。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密密麻麻的老式电表、复古风格叠加的老字号店铺,踏入深圳文和友的那一刻起,仿佛时空已然错乱。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这也是深圳文和友最惹人注目之处。这就是"城市的怀旧消费",作为年轻消费者寻找城市印记以及老一辈消费者缅怀逝去青春的落脚点,文和友预期的品牌定位无疑具有值得期待的市场。

"首店经济"效应明显
线上+线下引流引发万人排队盛况
4 月 2 日,清明小长假前一天,深圳文和友凭借开业首日万人取号茶颜悦色的盛况一举冲上微博热搜前十。作为一家轻易不在长沙之外开设门店的"网红"茶饮品牌,"茶颜悦色"此次在深圳文和友开出的"快闪店"无疑是吸引客流的"最大功臣"。
这种"首店经济"效应的显现归于深圳开放的营商环境。"深圳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本身移民城市文化多元性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多元性背后其实就是一种包容性,而对于品牌商来说,这种对文化的吸纳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而在线下网红茶饮品牌引流和线上"网红打卡点"营销的合力下,"深圳文和友"以"开业首日破五万人取号排队"的惊人数据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深圳特色展示仍需进一步丰富,新场景消费或是未来发展趋势
当深圳文和友"重现上世纪90年代东门"的概念和场景设置让消费者大呼过瘾之时,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场馆的深圳元素略显单薄,更多是在堆砌复古招牌,甚至看到了广州、香港,甚至重庆的影子。
搭建物理空间只是新场景消费模式的第一步,使消费者与环境产生"物理反应"。接下来应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使消费者进入特定空间后在精神和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化学反应",这才是新场景消费模式可持续经营的保障。
传统的商业提供的是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而以深圳文和友为代表的新兴购物中心则用一种非标准化的模式,刺激和满足了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意愿。这种新兴的模式将物质消费、精神消费、文化消费和娱乐消费有机融合,把过去单一元素变成复合型的元素,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消费场景,这或是未来商业中心发展的主流趋势。